你给孩子的朋友圈子 就是他的未来


把孩子推入好的圈子,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交友环境,并不是一件功利的事,相反,正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温柔的童年。


1

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了一则让不少人都有些羡慕的新闻,湖南师大附中一个寝室里,6名男生全部考入了清华、北大。

这几个男孩子都比较喜欢化学奥赛,自从高一来到同一个寝室,就共同制定了一个寝室公约:包括晚上11:50熄大灯,11:00不能聊天;11:50后开小灯,不影响别人睡觉;每个人共同营造良好的氛围等等。

共同努力的这三年,6个男孩最终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,其中3人考入了清华大学,还有3人同时保送到北大的同一个专业,友谊得以继续延续。

这些年学霸寝室、学霸班级的新闻一直很多,仅仅这段时间就看到不少一个寝室全部考研成功,全部拿奖学金,全部被国外名校录取,一个班级过半数被清华北大录取之类的报道。

似乎也在侧面印证着一个道理:


你是什么人便会遇上什么人;你是什么人便会选择什么人。


子们所接触到的交友圈子,很大程度上影响着,孩子最终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


2


一位经验丰富的初中老师曾说起过一个学生的故事,听完让人特别唏嘘。

这个孩子家境一般,但聪明又好学,几乎没有跌落过年级前5名。所有的老师都对他抱有厚望,觉得他一定能上市重点高中。

然而天有不测风云,这个孩子在中考的前两天开始不舒服,咳嗽、发烧而且腹泻,紧急送医院打吊针也不见怎么好转。

孩子带着病考试,结果稳稳当当的重点苗子,只能去当地排名很靠后的一所高中。

学校和老师们觉得惋惜,觉得他可以再复读一年。

但当地的那个高中则过来要人,表示愿意一切费用全免,还提供丰厚的奖学金。

家里人觉得孩子只要肯努力,到哪儿都是一样的。更何况“宁做鸡头,不做凤尾”,市重点高手云集,去了未必能一直保持住优势,到一般的学校,老师肯定特别重视特别照顾,考上名牌大学还给钱,不如就去吧。

孩子原本就懂事,知道给家里省钱,听父母这么说也不再坚持复读。

可是到那所高中后也就一年的时间,就听说这孩子有点不够努力。天天跟寝室里的孩子交往,还学会了抽烟、去网吧打游戏、在网上跟女孩子“谈朋友”。

这位初中老师特地找这个学生谈了一次,学生先是说自己成绩没有下降,还是班级前3名,然后说自己就是觉得学习有点太累了,调剂调剂,心里有数。

当时这位初中老师就提醒他,说现在这个学校的班级前3的水平,也许只是重点高中里的年级前150,甚至更多。

再不努力,也许你会连那些初中被你甩在后面的同学都不如。

本意是劝慰和敲打,没想到一语成谶,这个当时全校公认的好苗子,高考时真的只考上了一所很普通很普通的学校,比当时初中班级里的好朋友考取的学校,差了好几个档次。

这其中当然有孩子承受不住诱惑,对自己放松要求的原因。


但交友不慎,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也不能忽视。


3


记得曾经看过美国教育专家迈克尔·汤普森的一段论述,他这样说孩子所处的小圈子对个体的影响:


“小群体就好像童年的高速路。我们的孩子被裹挟向前,不得不与主流保持速度一致。


如果你孩子学校的同学都是以55迈的时速前进,那么你的孩子可以在他们中间保持安全的速度;如果其他孩子时速75迈,你的还想保持55迈就比较困难了,而且从社交层面来说也十分危险。所以他必须加速,绝对不敢停在路边休息。”

高速公路这个比喻实在是既贴切又恰当,我们很多时候,可能以为孩子怎么样,全靠个人努力,周围的环境影响并不大,但其实不是的。

一个孩子在周围朋友都在玩游戏、说脏话、想方设法逃避学习的大环境里,是绝对难以独善其身的。他会非常容易跟随对方,变成跟朋友们一样的人。



此文送给纠结出国的家长和同学们